一生之城 璧山区——重庆话话重庆第66期

发布时间:2017-06-06 12:46:04    点击数:981

蜻蜓FM收听 一生之城 璧山区(城市故事)——重庆话话重庆第66期  #重庆话话重庆#微博话题

璧山标志

  璧山位于重庆市西部,因境内“山出白石,明润如玉”而得名,自古以来有“田肥美,民饶裕,巴渝名区”美称。璧山建县于公元757年,历史悠久,地灵人杰,曾出现过“双状元、十翰林”。2014年5月2日,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璧山县,设立重庆市璧山区。全区幅员面积915平方公里,辖6个街道、9个镇,户籍人口63.5万,常住人口72.5万。
  在五千年前,璧山就已有先民劳动生息。春秋战国时,县境为巴国地。周慎觐王五年(公元前316年),秦灭巴。周赧王元年(公元前314年),秦置巴郡江州县,今县域为江州县属地。据清同治4年《璧山县志》载:璧山“禹贡梁州之域,周为巴子国地,秦灭巴置巴郡为巴郡地,汉为巴郡地属益州,三国属蜀汉,晋为巴郡地属梁州,宋齐俱为巴郡地属益州,隋为巴江津二县地属渝州”。两汉时期,璧山境内经济发展已呈较高水平,来凤就设有驿站,成为成都至重庆的交通要道。东汉时期,璧山境内就已流行雕刻精美的画像石棺作为墓葬方式。
璧山状元桥
  璧山自唐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建县。据唐《元和郡县图志》(公元806年)记载:“壁山县,本江津、万寿、巴三县地,……川中有一孤山,西北二面险峻,东南面稍平,土人号为重壁山,至德二年(公元757年)置县,因山为名。”唐置县时,隶属渝州,其时县域包括今县境全部及今永川市、沙坪坝区含谷镇、北碚区澄江镇。
  唐大历十一年(776年),分壁山县西南部分地置永川县。北宋崇宁元年(1102年),渝州改名恭州,壁山县隶属恭州。南宋淳熙十六年(1189年),升恭州为重庆府,壁山县属之。元初,壁山县屡遭兵灾。元朝至元二十二年(1285年),以壁山“地广人稀”并入巴县。明成化十九年(1483年),复置壁山县,属重庆府,清康熙元年(1662年),以“户口尚少,停壁山县铨,以永并治之”(即由永川县代管)。清雍正七年(1729年),复置壁山县,改名“壁山”为“璧山”,隶属川东道重庆府。
民国3年(1914年),璧山县属四川省东川道。民国17年撤销道,直属四川省。民国25年(1935年),四川省下设行政督察区,璧山县属四川省第三行政督察区。
  1949年12月1日璧山县解放,属川东区巴县行政专员公署管辖。是年12月20日,巴县行政专员公署改驻璧山,更名璧山行政专员公署。1951年4月,璧山专署迁至江津,改名江津专区,属之。1960年江津专署迁往永川。1968年,江津专区更名江津地区,璧山县属江津地区。1981年,江津地区更名为永川地区,璧山县属永川地区。1983年4月1日,永川地区与重庆市合并,璧山县属重庆市辖。1997年重庆设立直辖市,璧山县隶属重庆市。
  唐置璧山县时,县署在今璧城街道。清雍正七年复置璧山县制时,因县城残破,衙署无存,短时寄治来凤驿。雍正十年(公元1732年)县令奉文在今璧城重建。此后,民国时的县政府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县人民政府所在地一直在今璧城街道。 
  2014年5月2日,经国务院批准撤销璧山县,设立重庆市璧山区。2016年12月7日,璧山区被列为第三批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地区。
 璧山全区共有市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,区级文物保护单位43处;区境之内,还有36座古寨、95处古墓。位于璧城街道中央的文庙“大成殿”古朴、壮观,有194朵如意斗拱,重檐大屋顶琉璃建筑屹立在凤凰山脚下,与文庙广场(大成广场)、小东门状元桥连成一线;历年发掘的17具汉画像石棺,雕刻精美,名冠巴蜀,其中一具迁入重庆三峡博物馆馆藏;梅江朝元寺的明代石牌坊、青杠的清代河氏百岁坊也是璧山名声颇著的珍贵文化遗存。
璧山区
  璧山生态环境良好,城市宜业宜居。境内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交相辉映,古有“东林晓钟、茅莱仙境、金剑晴雪”等“璧山八景”,今有金剑山温泉、云雾山、缙云山、青龙湖、凤湖、白云湖“一泉两山三湖”自然景观,更有巧夺天工的国家城市湿地公园观音塘湿地公园、花海主题秀湖生态公园等诸多人文景观,城市与山水的结合呈现出一幅“天人合一、山水融动”的美丽画卷,再现了郭沫若先生赞誉璧山“黛山秀湖”的生动写意。璧山森林资源丰富,林木覆盖率达到49.7%,城市公共绿地面积达到1600万平方米,建成区绿化覆盖率提高到49%,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增加到27平方米。按照“深绿城市”标准,全力打造“重庆绿岛新区”,已形成60平方公里城市道路“骨架”,建成区扩大到40平方公里,城区常住人口增加到40万人,高铁枢纽、轨道交通建设快速推进,公共服务中心、文化艺术中心、人民医院、“无线城市”等重要功能性项目相继落成,加快建设“孩子出生、幼儿园、小学、中学、职教、就业、居住、看病、购物、娱乐、健身、养老、殡葬”等一批精准服务项目,着力打造“一生之城”。“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”、“国家园林城市”、“国家水利风景区”、“全国纳税服务示范区”、“国家低碳工业园区试点”、“国家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试点”等“国”字号名片花落璧山。

上一篇: 教育部:今年高考4大谣言和6大骗局千万别信
下一篇: 金紫门的传说——重庆话话重庆第67期
[返回所有新闻信息]

渝ICP备05014006号 可信任网站

渝公网安备 50011202500252号

 
重庆:89120464 成都:180-113-114-12 QQ号及手机:131-0898-4694
六八互联 重庆68互联网络服务中心 渝ICP备05014006号
68互联® © 梦想接入现实 版权所有 Copyright © 2005-2020 www.68hl.com. All rights reserved
腾讯兔小巢
www.68hL.com
以下js为测试信息